凤楼信息同城附近,寻花湖南-论坛,楼凤网论坛,红蜻蜓大保健论坛

学校成功主办第九届皖江历史文化研讨会

发布者:科研处发布时间:2020-09-29浏览次数:52

  9月28日,由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铜陵学院联合主办,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安徽省张恨水研究会、安庆师范大学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协办,以“江南文化视域下的皖江文化”为主题的第九届皖江历史文化研讨会在铜陵市隆重举行。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洪永平,省社科联副主席江涛;铜陵市委副书记赵振华,校党委书记丁家云、副校长夏美武出席开幕式。江涛主持开幕式。入选论文作者、特邀嘉宾和部分皖江文化研究者约150人参加会议。

  洪永平在开幕式中讲话指出,共同研讨交流江南文化与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究的成果,共谋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美好安徽的思路,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化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究。洪永平强调,一要立足新时代把握新要求,深刻认识皖江文化研究的重大意义,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发挥皖江文化先导和文化引领作用,增强紧迫意识、加大研究力度,努力使皖江文化研究适应皖江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努力提升安徽文化软实力。二要围绕新坐标着眼新发展,不断拓展皖江文化研究的广度深度,做到“两个更大”和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拓展研究领域,加快推进江南文化研究强化研究协同,提炼皖江文化精神特质促进研究深化。三要迈向新征程开创新局面,努力提升皖江文化研究的质量水平,着力凝练研究方向,着力打造研究队伍,着力完善学科体系。

  丁家云在致辞中代表全校师生向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铜陵学院是一所财经特色鲜明,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文、理、艺、法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近年来,学校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丁家云指出,文化是反映区域内涵特征和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区域文化精神的追索与构建,正在成为当今文化发展与研究的重要主题,加强江南文化视域下的皖江文化研究,对于我们重新连接土地、乡情、历史、精神与生命具有重大作用,加强江南文化研究,推动江南文化传承创新,是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共同使命,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赵振华在研讨会上致辞,代表铜陵市委、铜陵市人民政府向参会人员表示欢迎,向支持铜陵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简要介绍了铜陵市的基本概况。
   开幕式后进行大会学术发言,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大学教授诸伟奇等九位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论题涉及江南地理文化、长三角区域的历史性融合、江南文化传统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皖江文化再认识与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明清地域商贾与桐城文派及阳湖文派等。安徽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施立业和安徽大学教授王天根分别就论题内容进行点评。
   在当天下午的分组学术交流中,我校八名教师分别参加了皖江文化与经济社会、皖江史学与文献、皖江文学与艺术三个分会场的学术研讨,大家围绕主题阐述思想,论证观点,赢得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分组讨论基础上进行了大会交流,安徽大学江小角教授主持会议,三个分会场汇报代表分别就各自组别讨论结果,围绕主题研究的新领域、新观点、新方法,研究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的学术价值或社会意义进行阐释。我校青年教师孙瑜作为皖江文学与艺术小组汇报代表进行发言。
   江涛在闭幕式讲话中指出,本次研讨会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抓住了安徽省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总特征和区域文化交流交融的总要求。研讨会主题契合时代脉络,反映时代特征,顺应皖江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学术研究指向和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需求。江涛表示,研究皖江地区历史文化应站在长三角区域视角,承前启后深入探讨江南文化与长三角经济交相辉映、融合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现实意义,为助推长三角地区以文化为纽带,共生共享互联互通,融合创新一体发展汇聚智慧和力量。
    会议期间,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倪国爱就会议有关事项与洪永平、江涛作了深入交流,并亲切看望了各与会领导专家。与会代表参观了铜陵市博物馆,深入了解铜文化的历史与传承。(撰稿人:孙科  审稿人:张寒生  疏仁华)